修平科技大學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
預防工作目的
一、發展與強化校園全體師生因應壓力與危機管理知能,並增進學生因應壓力與危機管理知能,協助增進其他具有自我傷害危機或憂鬱同學的教學與活動之技能。
二、增進教師、教官及學務業務人員,對憂鬱與自我傷害之辨識及危機處理,增進即時處置知能。
三、落實高關懷學生群之篩選,並建立檔案,定期追蹤,以減少校園憂鬱自傷事件之發生。
四、建立憂鬱與自傷之危機處理標準作業流程。
五、增進輔導人員對憂鬱自傷學生之有效心理諮商與治療之知能。
六、整合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相關網絡資源,共同推動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工作。
七、建立並落實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模式。
實施策略
強化組織運作 | 1.建立校園學生憂鬱及自我傷害處置標準作業流程。
2.建立通報系統:知悉有自殺行為情事時,依據自殺防治法第11條,至自殺防治通報系統進行通報;同時依據教育部所定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凡自傷自殺案件發生,立即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網站通報。 3. 強化學校高關懷群學生認輔工作,加強教師之訓練,積極辦理相關教師研習與工作坊等,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配合相關議題,以增進教師輔導知能,在學生面臨相關問題時,提供適當有效的輔導,協助學生學習處理與適應。另積極推動親師合作,讓每一位學生隨時都有人照顧輔導,防治學生自殺。 |
培訓防治人才 | 1. 參加教育人員自我傷害防治座談會、研習等,培訓學校之核心推動人員(如學務單位主管),擬定執行計畫及精進憂鬱與自傷三級預防。
2.辦理學校執行學生憂鬱與自傷防治之經驗分享與觀摩,透過示範學習,以激發學校積極推動,並精進推動之策略與行動方案。 3.配合醫療單位、大專校院、民間團體、參加心理衛生及自殺防治研討會、專題演講、生命教育研習會等,推廣處理學生自傷案件之理念,落實校園自殺防治工作,以有效處理學生自殺防治問題。 |
推動生命教育 | 1.強化生命教育課程,融入通識教育課程,提升全校師生生命教育知能。
2.辦理生命教育特色主題,促進師生逐步體認生命的可貴,進而尊重生命、關懷生命並珍愛生命。 |
實施方式
三級預防工作模式-初級預防
目標 | 增進校園師生心理健康,免於憂鬱自傷。
提升學生危機管理與壓力因應知能。 |
|
預防重點 | 增加保護因子,降低危險因子。 | |
行動方案 | 。學校訂定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防治計畫。
。建立校園危機應變機制,設立24小時通報求助專線,訂定自我傷害事件危機應變處理流程,並定期進行演練。 。整合校內資源,強化各處室合作機制。 |
|
教務處 | 。規劃生命教育融入課程,藉以提升學生抗壓能力(堅毅性與問題解決能力)與危機處理、及處理憂鬱與自殺之自助與助人技巧。 | |
學務處 | 。舉辦相關促進生命教育之特色主題活動(如:正向思考、衝突管理、情緒管理、以及壓力與危機管理)。
。結合社團及社會資源辦理憂鬱與自殺之預防工作。 。憂鬱與自我傷害辨識及危機處理知能。 學生發展中心 1.辦理生命教育電影、短片、閱讀、演講等宣導活動。 2.強化教師輔導知能。 3.辦理憂鬱與自我傷害辨及危機處理知能課程。 4.進行憂鬱與自殺認識與處理之教育宣導。 5.辦理相關同儕之溝通技巧與情緒處理訓練活動。 6.推廣及辦理自殺防治守門人教育訓練。 |
|
總務處 | 。危機處理能力之加強。
。校園高樓之中庭與樓梯間之意外預防安全網、生命教育文宣與求助專線之廣告。 |
|
教師方面 | 強化生命教育知識,落實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協助輔導人員強化宣導生命教育知能。
導師 1.積極參與有關自我傷害防治之研習活動,以對學生的自我傷害有正確的認知。 2.實施生命教育與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及價值,向學生澄清死亡的真相。 3.增進學生因應的技巧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 。瞭解學生日常生活中是否遭遇較大的生活變動及造成之壓力。 。協助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及尋求社會資源。 4.經常與班上每位同學接觸,願意傾聽,隨時給學生支持、關懷,與學生分享其情緒。 5.提供支援的網絡及相關資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在遇到困難時該如何或向何人與何單位求助。 6.經常與任課老師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情形。 7.留意每位學生的學習與校園生活適應狀況。 8.在班上形成一個支援的網絡,提供需要協助同學社會資源 。 9.對可能自我傷害傾向的學生保持高度的敏感 。 10.留意學生透露的心事及相關線索 。 任課老師 1.積極參與研習活動,充實相關知能 。 2.支持與關懷,耐心傾聽,分享學生的情緒經驗 。 3.保持對「異常舉動」學生之高度敏感 。 4.常與導師與輔導老師保持聯繫,加強輔導 。 |
|
校長主導結合校外網絡單位資源,以建構整體協助機制。 |
三級預防工作模式-二級預防
目標 | 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減少憂鬱自傷發生或嚴重化之可能性。 |
預防重點 | 篩選高危險群,即時介入。 |
行動方案 | 高關懷群篩選---每學年(新生入學)以台灣人憂鬱量表或其他有公信力之憂鬱量表進行篩選。
全員篩檢---新生入學時即建立檔案,並建立高關懷群檔案,定期對高危險群進行長期追蹤與介入輔導;必要時,並進行危機處置。 提升導師同儕、教職員、家長之憂鬱辨識能力,以協助觀察篩檢,對篩檢出之高危險群提供進一步個別或團體的心理諮商或治療。 整合校外之專業人員(如: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精神醫師等)資源到校服務。 |
三級預防工作模式-三級預防
目標 | 預防自殺未遂者與自殺身亡的周遭朋友或親友模仿自殺。 |
預防重點 | 建立自殺與自殺企圖之危機處理與善後處置標準作業流程。 |
行動方案 | 1.重度憂鬱、有自殺自傷傾向或行動者:建立個案之危機處置標準作業流程,對校內之公開說明與教育輔導(降低自殺模仿效應),並注意其他高關懷群是否受影響;安排個案由心理師進行後續心理治療,以預防再自殺。
2.自殺身亡:建立處置作業流程,含對媒體之說明、對校內相關單位之公開說明與教育輔導(降低自殺模仿效應)、家長聯繫協助及哀傷輔導。 3.通報轉介:依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與行政院衛生署函頒「自殺防治通報轉介作業流程」(含「衛生署自殺防治通報轉介流程圖」、「自殺暨高危險群個案通報單」及「自殺個案轉介回復表」)進行通報與轉介。 4.提供自殺行為人及其親友心理輔導、醫療、社會福利、就學就業等資源轉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