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登革熱與防治重點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引起,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 台灣每年 10~11 月為流行高峰期。 🧬 病原與傳播途徑 不會人傳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特殊傳播途徑(極少見): 母子垂直傳染、輸血或器官移植、性行為傳播。 感染一型病毒後可對該型終身免疫,但仍可能感染其他型別。 先後感染不同型別時,重症風險更高。 🤒 感染症狀與警示徵兆 潛伏期:約 3~14 天(多為 4~7 天)。 常見症狀:突發高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及關節痛、出疹。 警示徵兆:劇烈疼痛、抽搐、昏迷、血壓變化等,可能進展為重症。 出現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 可至合格醫療院所進行登革熱快篩,目前無特效藥,僅能對症治療。 病人應避免再被蚊子叮咬,最好睡在蚊帳內,以防病毒擴散。 🛡️ 預防關鍵:清除病媒蚊 × 防止叮咬 一、清除孳生源「巡、倒、清、刷」 巡:定期檢查居家內外所有積水容器。 倒:倒掉積水,廢棄器物應回收清除。 清:使用中容器要定期清洗,減少不必要的容器。 刷:清洗時刷洗內壁除去蟲卵,並倒置防止積水。 📅 例行建議:每週清洗花瓶、水槽、水箱;定期巡查陰暗處、地下室、屋簷排水槽、水溝等地。 二、防止蚊子叮咬 環境防護:住家加裝紗窗、紗門。 個人防護:外出穿長袖衣褲、塗擦防蚊藥劑。 📍 提醒您: 目前台灣尚無登革熱疫苗核准上市, 唯有落實環境清潔與防蚊措施,才能有效預防感染!
114 年公費流感 & 新冠疫苗同步開打! 10/1 起第一階段|11/1 起第二階段 ❤️ 高風險族群優先,守護自己也守護家人 左流右新,一次雙重防護! 更多資訊:疾管署「流感疫苗專區」或撥打 1922
教育部113年5月23日來函:有關本部「大專校院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管理指引」,自即日起停止適用。惟為維護教職員工生相關權益,仍請配合以下事項: (一)教職員工生如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時,建議佩戴口罩;健康中心比照衛生福利部所列指定場所(醫療照護機構)建議戴口罩。 (二)學校各室內空間、公共設施及學生宿舍請適時執行清潔消毒,並保持空氣流通。 (三)併發症(中重症)者處置原則: 1.請依衛生福利部最新防疫措施進行隔離治療,符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後,可入校上班(課)。 2.請學校依隔離治療通知書所載日期給予學生「防疫隔離假」及教職員工「公假」,並學生請假期間不列入出缺席紀錄,亦不因此扣減其學校評量成績;另教師請假期間所遺留課務由學校協助排代並支付鐘點費,不列入學年度成績考核之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