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Indigenous Students Resource Center

:::

族群簡介

卡那卡那富族、拉阿魯哇族與嘉義縣的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社區的鄒族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被統稱為「鄒族」,之後因語言差異甚大,完全無法以族語溝通,且三個族群各自有自己的歷史想像、起源傳說、祭典儀式及傳統的社會結構,經卡、拉兩族的申請「正名」,政府於103 年6 月26 日以正式的儀式宣布,認定各為獨立的族群。拉阿魯哇族為第15 族,卡那卡那富族為第16 族,目前登記為卡族之人口數約有356 人(民國109 年 (2020年) 1 月)。

家園介紹

有些族群以「人」的族語詞彙來自稱,如鄒族的「Cou」,布農族的「Bunun」,之後成為該族的族名。卡那卡那富族稱「人」為「cau」,但自稱為Kanakanavu,此名稱的由來為何之前未曾留下任何紀錄或口傳。但就詞彙意義來解讀,其詞根「-navu」與卡族人稱呼「麻竹」的詞根幾乎相同,而前綴ka-又有「住或屬」的意涵,所以就有族人推論,當卡族人逐漸形成一個聚落時,很可能是住在麻竹林區的地方,為了區辨我群與他群,就自稱Kanavu,即「住或屬於麻竹林區的人」,Kanavu 是單數表述,Kanakanau 是重疊詞,也是複數表述。在文獻上的中文譯音曾出現有:曹族簡仔霧蕃/阿里山蕃(番)簡仔霧社或干仔霧(務)社/卡那布族/卡那卡那布/堪卡那福人,在民間還曾出現「Taivuran 逮伕蘭」等錯誤的稱呼。

關於卡族人的發祥根源,有一則傳說紀錄:「有一名為Niun 的母親,與其子Parumaci 相依為命,日子過得艱苦又孤單,其母因而常在兒子面前長吁短嘆,哀嘆人世間的滄桑! Parumaci 安慰母親未來必讓其有安樂的生活。話未說完就突然站起,一腳踢向長滿紅葉的karu sʉrʉ(枷檀樹)樹幹,樹葉盡落,紛紛相疊,瞬間疊成了一棟棟的房子。再度一踢,落葉悉數成了人,其數不知幾百。Parumaci 成了他們的首領,自此形成了一個聚落的社」。此一紀錄是唯一與卡族發祥有關的傳說。

在「荷領」時期的「番社戶口表」紀錄中,1647 年出現有「簡仔霧社」(Kanavu 之「福佬語」發音),有37 戶157 人。並有紀錄顯示,卡族首領曾數度參與由荷蘭政權所召集之地方會議,與當時周邊地區的族群,如鄒族之Tapangʉ(達邦)社、布農族之Takapuran(蘭社)社等互有交往。此可能是卡族首度被單獨的以文字紀錄在史書裡。

至於遷徙的傳說,有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留下的紀錄:「卡那卡那富族人之故地為荖濃溪的遙遠東方之Nacʉnga 其地,就是Patukuana(關山)方向之東方之土⋯⋯。後來有Napa’angana 家族的人,帶了一隻母狗出去打獵,在行經Natanasa 時生了小狗,於是他把母狗和小狗一起帶回Nacʉnga 的家。但是,母狗卻又帶著小狗自行跑到Natanasa,如此來回幾次,Napa’angana 的人乾脆搬到Natanasa 去住。後來其他家族的人,也帶著女人、家小過去組織家庭,於是建立了一個社。此後,人口漸多而形成一個大聚落」。卡族耆老的口述中,也常提起源自「太陽出現的那個方向」,即與東方之說有不謀而合之處。不過近代的族人也有主張源自臺南地區的說法,即「西來之說」。或者兩個遷徙路線均曾發生,只是發生的先後有所不同。相同的是,兩個不同的路線,族人最後都抵Naturuca(現今之那支蘭溪)周邊,也就是在Na’usurana(現今之藤苞山)建立最初的聚落。該聚落也就是族人之後所稱的natanasa(舊家或舊聚落之意),印證荷領時期的紀錄,卡族人在那瑪夏地區定居,最少已經有四百年以上,無庸置疑的是本地的先住民,而且自此就未曾離開過。

不同政權的更迭,此地區的行政轄區也數度易名:荷領時期屬「北部地方集會區」;清領時代歸「臺南廳蕃薯寮支廳管轄地」;日治前期屬「阿猴廳甲仙埔蚊仔只監視區」;日治後期「高雄州旗山郡六龜警察分室瑪雅竣社」;1946 年「高雄縣雄峰區署瑪雅竣村」;1947 年「高雄縣瑪雅鄉」;1958 年「三民鄉」;1998 年「那瑪夏鄉」;2010 年高雄縣與市合併為直轄市,廢除高雄縣的階層,原有的「鄉」改為「區」、原有的「村」改為「里」。此區域東鄰桃源區,西接嘉義縣大埔鄉,南鄰甲仙鄉及臺南縣,北接桃源區北端和嘉義縣阿里山鄉,總面積253 平方公里。地處四面環山,東方之「興望嶺」是本區最高的山嶺,海拔2,400 公尺,南方有「藤包山」,海拔2,200 公尺,是對卡族人甚具代表性的地方,已逐漸被後輩的卡族人視為「聖山」。

民國98 年「莫拉克88 風災」,由於水量太大,楠梓仙溪重創,下游的小林村因而滅村。卡族人也有數戶受災,被安遷至杉林區的「大愛園區」。所以現今的卡族人分別居住在那瑪夏區的達卡努瓦里、瑪雅里、大愛園區及因就業、就學散居各地的族人。

生活型態

卡族傳統的經濟生活以農耕燒墾為主,狩獵捕魚為輔。傳統作物有小米、旱稻、糯稻、地瓜、芋頭、玉米等。狩獵上以男性擔任為主,狩獵期間約於9月至隔年4 月,約為農閒期間,可分個人與團體。個人的狩獵目的為家庭食物覓尋;團體則大部分為祭儀所需。另捕魚則有刺、網、釣、毒、圍渠等方式。

1. 工藝

工藝的表現有木工,如製作木臼、木桶、蒸桶、木揹架、木枕、木凳、杵、杖等。藤竹編工,如置穀籮筐、水竹筒、竹背簍、藤竹蓆、竹弓箭、竹杯、竹勺等。揉皮與製革,如以鹿皮、山羊皮、羌皮製成揹袋、煙袋、服裝配飾等用途。


2. 建築

Cakʉrʉ 聚會所,是卡那卡那富族各項議題討論的場所,嚴禁女子進入

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為「Cakʉrʉ 聚會所」,主要做為族內進行祭祀、政治、軍事、教育、社交等族群議題討論的場所,嚴禁女子進入。更早期部落還建有「瞭望台」,日治時期起幾乎未曾再現。家屋喜建築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主要建材為木柱、竹牆、茅屋頂。依地形有縱深與橫長型。室內有石灶、吊棚、床等。日治時期的文獻紀錄,室內還有埋葬先人的場所。家屋的大小主要依居住人口數而定。

3. 服飾

男性的傳統服飾有獸皮帽,逢重要活動必須盛服,帽沿前額加紅布條,一般族人插上鷹及藍腹鷴的長羽毛1 ∼ 4 根,長老級可插5 ∼ 8 根,它有識別階層及功勳的作用。上衣,通常為大紅,內襯為藍色,還有胸袋、腰裙、背心、皮披肩、皮套袖、皮吊褲、皮革鞋、獵囊等配件。男性傳統飾物除皮帽上的羽毛外,有額帶、耳墜、頭飾、腕飾等,據傳以往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士較女子更愛飾物。
女性的飾物有耳飾、頸飾、腕飾、胸鍊珠等,服飾表現有頭巾,纏於頭部,方便行動。帽子主要於盛典時穿戴,周圍以五顏六色花環裝飾。另有上衣、腰裙、膝褲等配件。卡那卡那富族在統稱鄒族時代,男女服飾幾乎與阿里山鄒族無異,為了避免混淆,已參考文獻並經過族人的共同討論,將女性的族服略加修改,尤其在顏色上,做較多的調整,盼回復傳統的民族色澤。

卡那卡那富族祖先

傳說卡那卡那富族曾經有過世襲的Ra’ani 領袖、Kara’ani 副領袖、Vasʉ 征帥、’Ʉrʉvʉ 祭司各一位。族群最高的政權機關與立法機關,為由Mamarurang長老群組成的「長老會議」。現在的家族名稱如下:’Amunuana / Ka’angaina/ Kapuana / Ka’aviana / Kakapiana / Napaniana / Numangiana / Navirangana /Na’uracana / Kacaupuana / Kanapaniana / Kanapangana / Na’upana / ’Ikuana /Namaitana / Naturingana / ’Utungana 等17 個。中文的姓氏有:蕭/鄭/翁/彭/江/楊/鍾 /王/余/蔡/孔/范/藍/施/陳/金/謝。傳統名譜有男名:’Akori / ’Angai / ’Apio / ’Avia / ’Atai / Riau / Pani / Pa’ʉ / Pori / ’Uku / Mu’u/ ’Una / Piori / ’Uangʉ / Pusinga / Cimseeng / ’Upa 等17 個; 女名有:’Akuan /’Ari(e) / ’Apu’u / Kai / Kau / Kini / Kiua / Kuatʉ / Na’u / Rangui / Paicʉ / Pi’i / Vanau /’Usu / ’Uva / Savoo 等16 個。

卡語稱「家屋」為tanasa。「家庭」為cani pininga,字面涵義為「一個廣場」,指的是「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的人」。在別族(如鄒族或布農族)有明顯的氏族組織以及本家與分家的關係,且會從大社分出小社,由一個中心周圍環繞數個小旁支,形成高低階序的結構關係。而卡那卡那富族是由數個地位平行的家族所構成的一個族。在卡那卡那富族的社會中,每一個家庭都有主掌之人稱為marangʉ(家長)。傳統上家長一律由男性擔任,即所謂的父系氏族。部落事務以體力來分工,粗重危險由男性擔任、家務和製作服飾則為女性工作,農事男女皆可執行。

風俗情懷

1. 宗教信仰

卡那卡那富族傳統的信仰裡有「tinaravai 靈界」之說,在右肩者為「’incu善靈」,在左肩者為「’ucu 惡靈」。此靈界與人類生活於不同的世界,人類生活於mamane,指眼睛可看得見,手腳可觸碰的地方;而靈界只能用心靈去感覺。tinaravai 中的ravai 及vai,是用來稱呼兄弟姊妹的配偶及親兄弟。所以從詞彙意涵看,卡那卡那富族人視靈界為平行的關係,而非排斥的對立關係。傳統的卡那卡那富族人初到新的地方或場所,尤其進到深山叢林裡,在進食的時候會拈一小塊食物沾黏到木頭或石塊上;飲酒之前會用食指沾上酒往外彈撥,這個動作叫maritamu,還要唸出祈福的話。這些都是要與tinaravai 分享與互動,有祈福庇佑的意涵。

現今的卡那卡那富族人大多已信仰基督教,人口雖不多,但分別有長老教會、安息日會、天主教、真耶穌教會等不同教別。對上述的傳統信仰非常陌生,甚至未曾聽聞,只在參加傳統祭儀時,跟著長老做動作,隨聲附和而已。

2. 傳統祭儀傳統祭儀分三大類,最主要的是與小米種植有關的祭儀,其次是獵祭與敵首祭,另外還有以家或家族為單位的河祭與嬰兒祭。這些祭儀因政府的干涉及改信基督教的因素,幾乎不再舉辦,直至三十年前才恢復米貢祭(mikongu)及河祭(pasiakarai)儀式,現為卡族人每年必辦的祭儀活動。

以上的祭儀皆以mikongu 為核心。據傳小米種籽是小矮人給卡那卡那富族的,卡族人稱那些小矮人為「Tapucarake」。據耆老描述,他們身材矮小,爬到樹豆上,樹枝只會彎曲,而不會倒塌,一直是住在地洞裡面。有一年,人類完全沒有食物了,有一位卡那卡那富族人為了找尋食物,在叢林裡挖掘,不小心挖到小矮人住的地方,陷到地洞裡面,小矮人並沒有傷害他,就在裡面生活了很長的時間,小矮人教他農事及種植的方法,那位卡那卡那富族人要回去的時候,他們贈送一包小米種籽,小矮人說:「你們收割小米之後,請邀請我們,我們要試吃你們的新米!」卡那卡那富族依照約定每年邀請他們,招待他們。後來,小矮人突然間就不見了,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去向,但是卡那卡那富族並沒有忘記為他們準備食物,雖然他們從此未再出現,族人仍然依照傳統來祭祀。與其他民族一樣,卡那卡那富族也有重視的傳統禁忌,較重要的有:臨出門或要從事重要工作之前,忌打噴嚏及放響屁。若不小心犯忌了,大人要趕緊說出:「kuarʉsu!」,語意是「庇佑你!」。接著通常會先坐下來,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假裝忘了有人犯了忌,再做下一步的動作。另外,有親人過世忌諱說出:「nimacai 死了。」,要委婉的說:「niaraka 壞了。」或「’acecu 走了。」不能直呼亡者之名,若要呼其名,名前要加na,表示尊重與紀念。此外,還有男人使用的獵具平時要懸掛高處,女性及兒童不得觸碰,及女性不得進入聚會所等等禁忌。以往卡族的青年人到了大概十八歲,就會被帶到聚會所參加成年儀式,長老們會贈送他們小刀以及束腰帶,還要聽長老們的訓誡。長者經常有以下的訓誡:

不要欺瞞,不誠實的人,沒有人會喜歡跟他相處,也沒有人會相信他的話。不要偷竊,偷竊的人,雖然只做過一次,但是永遠不會有朋友,大家會避開他。喝酒不要過量,經常喝醉的人,都不會有好身體,夫妻不和,家庭艱困。工作要勤勞,懶惰的人只有羨慕別人的分,所謂機會,是給勤勞的人。敬重長者的話,不聽老人言,經常就是犯錯的人,知道謙沖的,也將得到助力。珍惜食物,不知珍惜食物的不會富裕,看到有困難的人,要立即幫助他,而且不必聲揚。

這些訓勉的內容並不深奧,但可藉此推證卡那卡那富族人對人格的培養非常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