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Indigenous Students Resource Center

:::

族群簡介

布農族部落分布在海拔500 至1,500 公尺中央山脈兩側,是原住民族中分布海拔最高的民族,家庭以父系大家庭為基礎,因歷史遷移而慢慢拓展,分布範圍相當遼闊。布農族有精靈(hanitu)的觀念,相信個人能力、疾病與災禍,都跟精靈hanitu 有關係;祭典以射耳祭(malahodaigian)最具代表性,農業祭儀中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音樂造詣享譽國際。

布農族目前人口約59,536 人(民國109年 (2020 ) 1 月),主要原鄉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花蓮縣卓溪鄉、萬榮鄉,臺東縣延平鄉、海端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等地,近年也有移居都會區的情形。

家園介紹

布農族(Bunun)現居在中央山脈及其東西側,以bunun 一詞來稱呼自己,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後成為族名沿用至今。布農族的起源有糞生、石生、葫蘆生等多種不同的神話傳說,流傳較為廣泛的有葫蘆生與糞生故事。前者傳說在遠古時代,有一天從天上掉下了一顆葫蘆,裂開之後,從葫蘆裡走出了一對男女,這一對男女的後裔就是現今的布農族人。後者傳說遠古時代有兩個洞穴,Naihai 蟲將糞便做成球的形狀,然後投入兩個洞裡,其中一個洞出現一位男人,另一個洞出現一位女人,兩人成長後結為夫妻,生下子女後繁衍成為各社群祖先。

根據遷徙傳說,布農族原先居住在玉山及其北側群峰,後漸漸往山下Lamungan 之地移動。為了因應環境需求漸漸擴展至西部平原海岸,十七世紀後漢人武力擴張其勢力,布農族人漸退回Lamungan 之地後,由中部往東進入山區,再陸續遷徙至花蓮、臺東、高雄山區。布農族分布範圍廣闊,族人也特別重視遷移歷史。十七世紀以前,布農族原來居住在中部山區與西南部海岸地帶(濁水溪上、下游及其沿岸),後來在Lamugan 故地會合後,前往南投縣山區發展。

十八世紀初開始,從南投縣山區越過中央山脈往花蓮縣方向移動,接著又到了臺東縣、高雄市交界山區。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因日本政府強勢將布農族人領地公有化,山地軍事統治化,造成族人不滿,反抗事件時有所聞;重大的反抗事件有大正3 年(1914)「大分事件」、大正5 年(1916)「丹大事件」、昭和7 年(1932)「大關山事件」等,這些事件也促使政府施行「集團移住」政策,造成族人被強迫移居至現今部落。布農族與日本政府的關係緊張,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時期才解除,經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強制遷徙後,已無大規模的移動,倒是因為集團移住的關係,與其他民族共同生活,影響了各地區族群關係的發展。

二十世紀民族學研究者調查時,以方言與風俗上的差異,將布農族分為六個亞群:

1. 卓社群(Takiitudu)位於南投縣濁水溪上游流域,北與賽德克族為鄰,部落主要在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法治、中正、望鄉、久美等村落。

2. 卡社群(Takiibakha)原居南投縣信義鄉卡社溪流域,主要部落有仁愛鄉中正村與信義鄉潭南等村落。

3. 巒社群(Takbanuaz)相傳是布農族最古老的部落,目前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支流巒大溪流域,以及花蓮縣秀姑巒溪上游太平溪等地,橫跨中央山脈東西兩側,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卓溪鄉及臺東縣海端鄉等行政區內。

4. 丹社群(Takiivatan)位於信義鄉濁水溪上游的丹大溪流域,丹社群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卓溪鄉等村落,部分族人經移動後到達東部海岸平原,包含長濱鄉南溪、瑞穗鄉奇美等地。

5. 郡社群(Isbubkun)原居南投縣信義鄉郡大溪流域,以及陳蘭溪流域,後東遷到花蓮縣太平溪、拉庫拉庫溪流域、臺東縣新武呂溪流域、高雄縣荖濃溪、楠梓仙溪流域。郡社群在布農族各亞群中人數最多,佔了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部落在南投縣信義鄉、臺東縣海端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各村。

6. 蘭社群(Tapukul)蘭社群約於十八世紀一分為二,Isbabanal與郡社區為伍,而語言終至消失,分布與郡社群一致,另一支Tapukul 由塔塔加下至那瑪夏溪西側遷移至現那瑪夏之對岸,介於鄒族和卡那卡那富族間,與鄒族部落來往密切,受鄒族影響較大,加上人數不多,終至隱沒於鄒族之中。

生活型態

1. 產業與飲食

布農族人的傳統生產方式以山田燒墾式的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小米、玉米、甘薯等。目前飲食習慣已轉變,多半以稻米、地瓜為主食;副食為野菜、蕈類,其中樹豆可以說是布農族人最重要的副食之一,亦是布農族人最常食用的湯。

2. 服飾

布農族男女傳統服飾 布農族的服裝,利用獸皮、麻布,以及外來的棉布作為衣服布料。男子服飾有皮帽、皮套袖、皮革鞋、對襟無袖長上衣、對襟無袖皮長上衣、皮檔布塊、胸肚飾袋,以及後敞褲;女子服裝以苧麻為主,形式為長衣窄袖長裙,搭配滾邊刺繡、圍裙膝褲及綁腿布,顏色以籃、黑為主。男子長背心以白苧麻為底色,搭配黑、粉紅、青綠、黃、紅、深藍等有顏色的線,挑織成為包括長方形、直條紋、橫條紋、三角形等縱向直條紋,衣服背面的百步蛇背脊寬邊菱形紋,是最為搶眼並具布農族的服裝特色。

3. 音樂

布農族的八部合音 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pasibutbut)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民國41 年(1952)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的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寄往聯合國文教組織,當時國際知名的音樂學者聽了之後,對於古老部落為何會有如此繁複的和音大感驚訝,當時西方的音樂學家認為音樂的起源是由單音、雙音而發展至和音的理論也不攻自破,從此改寫了音樂起源說的論點。

每年11 ∼ 12 月之間,布農人舉行小米播種祭,為了祈求小米能夠豐收,在祭儀結束前會在家屋前選擇資格符合的家中男子圍成一圈,一起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祈禱時所唱出的合音越美、越和諧,天神喜悅,該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因此每一個人都抱著虔敬的心歌唱。歌曲一開始,其實只有四部合音,但當音域高到某個層次時,音軌會出現八個不同的音階,因此被世人稱之為八部合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和音方式。

4. 建築

極具特色的傳統建築─石板屋 傳統上布農族建築房屋的材料包括板岩、木材、茅草及籐皮和檜木皮,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運用方式,其中以板岩蓋成的房屋和檜木皮屋是最具特色的傳統建築。布農族家屋基地為方形,住屋窗戶少,屋體低矮封閉,可防止野獸與敵人的發現與闖入。目前的傳統石板建材已被鋼筋水泥所取代。

布農族人重視家屋中的火爐,火爐設置於門內右側牆角或左右兩側,通常右邊的灶用來炊煮人吃的食物,左邊的灶則於祭儀時使用。布農族人認為右邊灶的火非常重要,不能夠熄滅,否則家中男人出去狩獵時會出事,而當家屋因人口增加必須擴建時,右邊的灶也一定不能夠移動。

家屋中最神聖的地方是「小米倉」,是家屋建築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個家的主要象徵,此處不讓外人進入,否則會造成該家的滅絕。此外,小米倉還有祭祀功能,家族中的新生男兒或是剛進門的媳婦,都必須在小米倉中進行祭儀,並住上一段時間,才算是家族中的一份子。

布農族祖先

1. 親族組織

布農族社會由一個家的概念,形成一個家族,再由數個父系家族組成亞氏族,即氏家族(聯族家族及氏族),彼此之間共有獵場、共同承擔氏族榮辱。

2. 家庭與婚姻

布農族屬父系社會,有從父居、父系繼承的性質;家族由兩個世代以上所組成,屬於大家庭的形式,人口常達3、40 人。婚姻制度屬於嫁娶婚,而氏族之間的通婚多由長輩決定,目前異族通婚比例漸高。布農族原有的婚姻制度是非常嚴格的,近年來隨著信仰文化、社會慣習、強勢異文化的衝擊而漸漸崩解。

3. 部落組織

布農族由過去以家為單位的散居形式至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集團移住,家中的madadaingaz 長者、mapuadahu 祭司以及is-am-aminan 法師和lavian 戰爭首領等共同維護運作的現象已不復存在。lavian 負責部落對外事務,由部落中有彪炳戰功者擔任,需要有充分的軍事與地理知識,並具有膽識且熟悉攻防技巧,擔負部落、聚落之間的協商、結盟、出草等政治與軍事行為。mapuadahu是部落祭司者,需要有豐富的農業、氣象知識,並熟知各項祭儀與儀式,負責各家中事務,像是歲時祭儀與生命儀禮的舉行,以及排解部落內個人、家庭、氏族間的各種紛爭。在散居的地區,同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擁有這些不同的身分。

風俗情懷

布農族的傳統信仰是以精靈hanitu為基礎,hanitu 是指動物、植物、魂魄等自然物所具有的精靈,而每一自然物的精靈皆有其自己獨特的內在力量。人類擁有兩個hanitu各在左右肩上,左肩的精靈是性惡,使一個人有粗暴、貪婪與生氣等惡念的表現,右肩精靈則是引導人從事慷慨、友愛等善念的行為。布農族還有一個傳統信仰觀念是dihanin,這是天的意思,亦稱天神,dihanin 是所有一切的源頭,更是人類心靈的天神。另外,布農族人相信夢境具有占卜的意義,能預測做夢者未來運氣,是一種法術的運用,也有輔助與溝通的功能。

布農族的歲時祭典,與小米種植密切結合,祭儀日期因各社群居住地而有很大的差異。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日本人強迫布農族人種植水稻,加上經濟作物的改變和外來宗教的污名化及禁止,使得歲時祭儀受到重大衝擊,幾乎停止舉辦。目前布農人最負盛名的祭儀是與官方合作,以迎合觀光所辦的射耳祭儀活動。現今布農族人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但部分活動仍取傳統儀式的精神,延續與傳承了布農族文化。射耳祭典(malahodaigian) 〈射耳祭〉傳統祭典儀式 射耳祭亦稱打耳祭,均在4、5 月間或月缺時舉行,它是具有薪火相傳、教育、競技、團結、法律等廣義的活動。

射耳祭主要目的是以射耳儀式祈求狩獵豐收,也祈求農作豐收,是全年之中最大的祭典。祭典前幾天,男性族人先上山狩獵、女性釀酒,進行祭儀的準備工作。祭日從凌晨3 到4 點開始,祭司召集家中男性與兒童參與祭典,女性禁止參加。儀式由鳴槍揭開序幕,並進行家人的射耳儀式(只限男性),射耳之後,家中男子會進入patusan(火祭場)舉行mapatus(火祭儀式)。

儀式分為:

一、點火(心靈誠正者);

二、祭槍(祈求天神賜予身體、靈魂、獵技、獵場能力等);

三、祭獸肉(祈求天神賜予動物)。這個儀式具有占卜家人今年運勢興衰的作用,所以族人格外謹慎,深怕家人有所損失。祭儀結束前會吟唱首祭歌,最後,會舉行獸骨(含敵人首級)祭儀,召喚動物靈魂,以求源源不絕的狩獵豐收,並藉此慰藉敵人的靈魂。

〈報戰功〉,男子大聲呼喊著自己的英勇事蹟,展現能力 布農族人在一般宴會時,會將打仗回來時的malastapang(報戰功/頌功宴)用來作為互相認識、交流的工具,亦兼具個人社會地位的象徵。報戰功又稱頌功宴,是布農族男子公開展現自已能力的場合,也給這內斂含蓄的民族一個表現的出口,過去只有參與戰爭或去獵頭者才有資格報戰功,時空變遷,目前改以獵物和社會頭銜取代報戰功。

報戰功時,由有聲望者引領,由男性大聲公開打獵成績和獵敵首的成就,每次說喊出一句榮譽戰功,其他人會跟著呼應複誦一句表示確有此事,直到所有人都報完戰功才歡呼結束,當中若有人造假或說謊,當場會被毆打羞辱趕出現場,並且這個羞辱將伴隨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