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事務處
學生事務處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

族群簡介

太魯閣族人重視織布與紋面文化,信仰祖靈並遵守祖先訓示gaya,祖靈祭為重要祭儀。目前部落以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鄉鎮為主要居住地,以及吉安鄉慶豐、南華、福興三村,人口約32,333 人(民國109 年 (2020年) 1月),並於中華民國93 年(2004)公告認定為臺灣原住民族之一,稱為太魯閣族。

家園介紹

傳說太魯閣族(Truku)的祖先在史前時代由南洋一帶乘坐rowcing(漂流木,即船隻之意),在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登陸,登陸後散居於臺中至臺南一帶的平原上,後因與平原上之平埔族不合且寡不敵眾,被驅逐追殺,因而被迫向臺灣中部高山地區遷移,先遷至埔里西方名為Ayran(愛蘭)的地方,然後漸次向東的山區遷移,經過好幾個世紀共遷居十七個地方,最後遷移到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族人稱此地為德鹿灣(Truku Truwan)。德鹿灣這個地方是由Ayug Lqsan、Ayug Busi、Ayug Brayaw 三個溪谷所構成的臺地,在此逐漸發展產生「集體的歷史記憶」與「共同的生活經驗」。

德鹿灣在今天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的範圍,地理空間包含了三個溪谷範圍,在太魯閣族傳統的說法是Tru Ruku(三個居住的地方),兩個ru 的音合併後成為「Truku」。太魯閣族人在德鹿灣生活一段時間後,因為人口增加、耕地獵區有限,有些族人遷移至仁愛鄉菁英村春陽溫泉的周邊臺地,自稱為「德克達雅」(Tgdaya,意思是指來自上方的原居地Truku Truwan)。另有些人遷移到現在仁愛鄉精英村「平靜部落」,這群族人稱此地為「都達」(Toda,路過或是必經之地的意思)。太魯閣族人在德鹿灣與遷居達克達雅(Tgdaya)、都達(Toda)之後而形成了德魯固(Truku)、德克達雅、都達(Toda)三個群體認同,當中因為德鹿灣是族人的歷史根源,也讓Truku 成為太魯閣族三個群體的共同認同。

太魯閣族人(Truku)在十七、十八世紀往東越過了中央山脈的奇萊山、能高山、合歡山,到達臺灣東部的花蓮地區,在東部建立了新的家園。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紀的荷蘭、日本與中華民國政府,皆因為太魯閣族人在東部的勢力,而以「大魯閣」、「太魯閣」一詞作為地名、族群稱呼使用至今,並受日文漢字「太魯閣」發音影響而讀為「ta-ro-ko」。太魯閣族往東拓展後,在花蓮立霧溪、太魯閣溪兩岸河谷建立部落,十九世紀末太魯閣族人逐漸往立霧溪中、下游移動,往北到達和平溪流域,往南則發展到三棧溪、木瓜溪、清水溪流域。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太魯閣族部落土地被認定為國有地,壓迫傳統生活空間與自主權,引起族人不滿與反抗;像是明治29 年(1896)發生的「新城事件」、明治39 年(1906)的「威里事件」,以及大正3 年(1914)的「太魯閣事件」。大正3 年(1914)太魯閣事件後,各部落勢力逐漸被日軍所控制住,深山的族人也被迫遷徙到山腳地帶,並分散到不同的新部落,以弱化族人對部落的向心力。

生活型態

1. 產業

太魯閣族以山田燒墾方式進行農業生產,種植小米、玉米、甘薯等作物,農耕之外,則有魚撈、狩獵的經濟行為。

2. 飲食

太魯閣族人以農業生產所獲得的小米、玉米、甘薯作物為主食,狩獵與捕魚所得的肉類與魚類,為生活中的副食品。

3. 服飾

太魯閣族的服飾以白色為主,紋飾為多變化的菱形花紋;菱形花紋代表祖靈的眼睛,有保護族人的作用。太魯閣族具特色的服裝有袖套與貝珠衣兩種,袖套為保護手部的工作衣,上面繡有菱形紋路;貝珠衣與貝珠裙以圓柱狀白貝珠綴飾於衣服上,屬於頭目、族長或勇士穿戴的貴重禮服。

4. 織布(tminun)

太魯閣族服飾布匹以麻絲為材料,經過紡線、漂白等程序後,製作成為各色交織的布匹,再以布匹當素材製作衣服、衣飾與被單,主要有綠、紅、黃、黑與白色等顏色。太魯閣族語的編織為tminun,是傳統族群婦女的主要工作,編織的器具包括織機、刮麻器、紡線器、軠、盛線器以及理經架,編織材料是從採麻、紡線、漂白、理線等過程完成後,才開始進行織布。織布機編織布匹,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完成,因此傳統的村落內,每家戶都隨時處於編織布匹的階段。織布對於女性有重要意義,在學會織布後才能紋面與結婚,也才能通過彩虹橋的考驗,到達祖靈的故鄉。編織除了是日常生活服飾的製作技術外,對於女性也具有成年意義、嫁娶結婚,以及族群識別的多重意涵。 織布是太魯閣族女性重要的技藝。

5. 紋面(patasan)

紋面在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最具特色的身體裝飾。太魯閣族男子、女子約14、15 歲成年後,才可以紋面;女子則在織布技巧受到長老肯定後,才能在臉部刺上紋面。太魯閣族的紋面文化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遭到禁止,中斷紋面的風俗習慣。

6. 建築

太魯閣族與賽德克族文化同源,在遷居東部後的三、四百年間,家屋形式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有南投原鄉的半穴居式木屋,以及花蓮現居地的竹屋兩種風格。 太魯閣族半穴居式家屋,牆面以橫木堆成、屋頂上覆蓋石板是其特色

◎半穴居式半穴居式家屋,以木材為主要建築材料,施工時將地基挖深,然後用橫木堆成牆壁,再覆蓋石板在屋頂上。

◎竹壁式竹壁式家屋,以竹材為主要建材,從地平面往上構築,使用茅草覆蓋在屋頂上。

7. 藝術

◎木琴木琴是太魯閣族獨特的樂器,木琴製作的材料有:食茱萸(sangas)、山鹽木(prihut)、檜木(qulit、byugu、plux)、油桐(bruqil)、楓木(dgarung)等,以山鹽木之打擊聲音最清脆,而油桐之聲音最厚實。通常在製作前需要選擇長時間陰乾的木材,才能讓木琴不容易變形。木琴的敲擊演奏用於召喚親友共享美食或作為舞蹈伴奏,敲擊時男士盤坐、女士則採跪姿進行,可以分為單手或雙手演奏兩種。木琴的音階有Re、Mi、Sol、La 等四個音,音階的位置分別是1 號Re 音(圓5.5cm)、2號Mi 音(6.5cm)、3 號Sol 音(5.2cm)、4 號La 音(4.8cm)。 

◎口簧琴口簧琴的製作是將桂竹片的中間挖空,再鑲入一個金屬片,或者是在切割竹片時不完全挖空,保留中間細長竹片並削薄,最後在桂竹片的兩側繫上細繩。口簧琴彈奏時,左手纏住細繩以握穩口簧琴,並將口簧琴靠在嘴巴前緣,讓口部與兩頰作為共鳴音箱,彈奏時用右手扯動細繩,即可發出共振響聲。太魯閣族的文化中,常用口簧琴來表達感情與愛意。

太魯閣祖先

1. 婚姻

太魯閣族的社會屬於小家庭組織的父系社會,家產由男性繼承。婚姻方面嚴守一夫一妻制,傳統上男性必須具備狩獵技巧,女性必須通過織布考驗才能被視為理想對象。

2. 部落(galang/alang)

太魯閣族群傳統觀念裡的部落(galang/alang),即指同在一個區域內的居民具有共祭、共獵與共負罪責,以及維護同一群人的生存與財產的組織。易言之,alang 是指同一個家族團體的生活領域,它涵蓋了居住環境、燒墾耕地以及狩獵區域的所有範圍。galang/alang 按照不同時代有「社」、「部落」、「聚落」、「村落」等不同詞彙,指的就是太魯閣族群社會組織的最基本單位。傳統的部落彼此間立石為界碑,有清楚的地域界線,當部落人口增加而遷居他地時,會在獵區附近或在同領域的土地範圍另外選地建立部落,形成一個部落內有數個小部落,而一個部落內的家戶又分散居住。這樣由同血緣關係組成,卻又分散存在的社會,是太魯閣族傳統部落的主要特色。

galang/alang 的辭意原僅限於一個血親或姻親關係所形成的組織,並具有共祭、共獵與共負罪責的功能,隨著遷徙居地後的環境適應與族群接觸,以及統治者不同時期的管理政策,部落性質和其組織型態也逐漸產生了變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了便於統治管理的緣故,採取「家族散居,集團移住」的部落迫遷策略,使部落型態成為若干不同家族混住的多元部落,造成太魯閣族群傳統部落觀念的瓦解,同時對於傳統部落的政治、經濟、社會、宗教、價值觀與運作產生衝擊。當中,部落內個別家族彼此不同群的觀念,也因為混居同住而逐漸淡化,並且萌生出新的群體認同,在中華民國政府之後形成以太魯閣族(Truku)為認同對象的群體意識。當代族人離鄉遷居的比例增加,galang/alang 的意涵也由傳統血親、地域的定義,轉變為用來指原鄉部落的「鄉」、「市鎮」、「縣」等居住行政區。

3. 頭目

太魯閣族人的部落領袖是bukun,由部落推舉聰明、正直的人擔任,負責對外事務的聯繫、協商,對內則仲裁糾紛、維持部落和諧,像是赫赫斯部落頭目哈鹿閣‧ 那威。哈鹿閣‧ 那威因為聰明勇敢、慷慨正義、口才清晰與熱心助人,十九世紀末(清領時代末年)被推舉為部落頭目,因排解部落間糾紛而逐漸受到敬重,之後擔任沙卡丹(Skadang)地區聯合祭團領袖,以及外太魯閣地區40 個部落的總頭目。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軍隊進入花蓮地區後,哈鹿閣‧ 那威為保衛部落領域自主性,聯合漢族好友李阿隆發動抗日,在瓦但‧ 阿維與畢沙奧‧ 巴萬頭目的協助下,與日本政府的抵抗長達18 年之久,直到大正3 年(1914)太魯閣事件之後才結束。

4. 祭祀團體(gaya)

太魯閣族的gaya(祖訓),指祖先留下的生活規範,是太魯閣族人行為與道德的規範準則。gaya 團體以一個或兩個近親群為核心,加上其他遠親族或姻親組成;gaya 的成員共同耕作、祭祀與遵守禁忌,具有親屬、經濟、宗教、地域功能的組織。太魯閣族人相信若違反gaya,祖先會降禍族人,若有成員違反gaya,其他成員會要求觸犯gaya 者贖罪,其方式是視所犯禁忌之大小,以殺豬、雞、鴨等動物,藉由血祭方式贖罪,至今族人仍維持此傳統。

風俗情懷

太魯閣族群的傳統信仰係以utuxrudan(祖靈)為中心,形成一套自成一格的族群信仰觀念,關於災厄疾病的解釋、涉及族群社會裡所有的福祉、護佑與處理異常、不明的事件,皆歸因於祖靈系統而獲致解決。在族群社會的實際生活情境,遵守gaya(生活規範)的驅動力量來自祖靈的作用,亦即自己家族的祖靈。gaya 的詞彙概念包括不淨的洗清和秩序的重建,從太魯閣族群社會裡日常儀式的ppangan(拔取、取得)、peeru(傳感)、sedal(黏繫)、qdheriq(滑離)等元素中,可以理解其中人與祖靈相互滲透和互為彌補的意涵。

據耆老口述指出,祖靈的生活和人間一樣,不同的是人在人間,祖靈則在靈界。人靈關係是相互處在一個平等的空間領域,而成為互相輔助的彌補機制。人藉由殺牲供祭,慰食祖靈,表達祈願、請求的誠意;祖靈則因子孫的真誠善意,不再打擾人間,進一步賦予子孫靈力福佑。現代的狩獵供祭儀式裡,依然可以看得到這種人/靈間的關係結構:用自己畜養的豬或雞做供祭牲禮,用以表達人的勤勞本質(家豬-人的力量),祈求靈力、獵獲山豬;藉由山豬的獵得(山豬-靈的力量),印證擁有祖靈的福賜。

當代太魯閣族人的生活中,多數族人為各個教會教派的信徒,也具有遵守教會教義、虔守安息日等追求聖靈的概念,但祖靈信仰仍然同時並存於生活中。像是今日族人在辦理婚、喪、喜、慶等活動時,殺豬共食(masuw)與供祭祖靈(qnselan)仍然是重要的儀式。祖靈祭典(mgay bari)祖靈祭的季節在小米收割之後,由頭目或長老討論後決定舉行時間。祖靈祭以酒、小米糕、農作物、水果、魚類等作為祭品,祭祀時將祭品綁在竹子上,由長老呼請祖靈前來享用;供品在祭祀後共同食用。離開祭祀地點時,沒食用完畢的供品不帶回家,並跨過火堆表示與祖靈分開,踏上歸途後就不再回頭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