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事務處
學生事務處Office of Student Affairs

:::

族群簡介

排灣族文化中以家名、家族的觀念與嚴謹的階級體系,貫穿社會中政治、婚姻、宗教與藝術各層面。排灣族人在小米收成後舉行「小米收穫祭」。另外,布曹爾群每五年辦理「五年祭」,迎請來探視子孫的祖靈,又稱為「人神盟約祭」。現今人口約102,730 人(民國109年 (2020 ) 1 月)。

家園介紹

排灣族(Paiwan)的分布,北以大武山、南到恆春半島、西到枋寮、東到太麻里及臺東市新園里的範圍,屬於中央山脈南段大武山兩側,包含屏東、臺東兩縣為範圍。排灣族(Paiwan)內按照血緣風俗與族群自我分類,可分為拉瓦爾(Ravar)跟布曹爾(Vuculj)兩大群系。

拉瓦爾群以三地門鄉的達瓦蘭社群為核心,以「達瓦蘭」為部落起源,社會文化上有百合花的配戴風俗,以及長男繼承的社會制度;在雕刻與陶壺藝術方面表現相當出色。布曹爾群系主要分布在屏東縣瑪家、泰武、春日、獅子、牡丹鄉及臺東縣達仁、大武、金峰、太麻里等鄉,還有臺東市的新圍里等地區。

以南北大武山兩側的老聚落:Padain(高燕)、Payuan(筏灣)、Puljti(佳興)、Kuljaljau(古樓)、Tjalja’avus(來義)為祖居地,文化中有五年祭活動以及男女平權、長嗣繼承的制度。排灣族在荷蘭、清領時代,與外界有接觸與貿易交流的經驗,但仍然保留豐富、完整的民族文化與風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之後,因為農業開發、貨幣流通、日語使用、行政官員的理蕃制度,從不同層面挑戰了排灣族的傳統文化觀念。中華民國政府之後,西方宗教的傳入使信仰基督宗教的族人增加,每個部落都可以看到教會或教堂的存在。

生活型態

1. 飲食

排灣族早期以農業耕作與野外狩獵採集為主要經濟活動。農業生產以小米、旱稻、地瓜與芋頭為主,農作物是主要的日常食物;狩獵所得之肉類則提供肉類蛋白質。芋頭可水煮,亦可做成芋頭糕或烘烤成芋頭乾、芋頭粉以方便保存及攜帶。檳榔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提神果實,也是社交、祭祀、婚嫁時的重要儀式物品。排灣族人慶典或婚嫁時會製作qavai(小米糕)、cinavu(意思為用葉子包裹食物)等食物。cinavu 常以中文拼寫母語發音為「祈那福」,是以植物假酸漿葉包裹小米(或糯米、芋頭乾粉),並以肉塊為餡,是代表民族食物的其中之一。

2. 服飾

排灣族服裝早期以樹皮纖維或獸皮製成衣服,布匹製作後來改成以麻、棉或毛線織成方布,再縫接成衣服。排灣族貴族女子有較多時間織布,加上各種專屬的紋路圖騰,服裝顯的特別精緻華麗。排灣族男子服裝為對襟圓領長袖短上衣、短裙,外部斜披長方形披肩。更隆重的典禮時,會戴上禮帽、長背心、下身加穿後敞褲,並配上肩帶與禮刀。女性服飾上身穿著右襟圓領長袖連身長衣,下身著單片式長裙,小腿上綁護腳布,另外頭部綁有頭巾、精緻頭環或額帶。

排灣族男女傳統服飾 排灣族的頭目與貴族有花紋圖案特權,可以使用人頭、人像或百步蛇的圖騰來表現自己的尊貴地位。頭目與貴族特殊的地位除了表現在服裝上外,也刺紋手臂、手腕等地方以裝飾身體,平民則在有一定成就或榮耀時,亦能取得紋身或紋手的殊榮。服裝配飾品方面以琉璃珠最為貴重,它是傳統服裝中的重要飾品。

3. 藝術

排灣族人的物質工藝文化,除了俗稱「排灣族三寶」的古陶壺、琉璃珠與青銅刀,還有男子的雕刻藝術與女子的織布技藝。

◎雕刻排灣族貴族男子重視工藝創作,主要表現在木雕與石雕作品上面。部分排灣族人相信百步蛇是頭目的祖先,在紋飾圖騰上面常見百步蛇紋與雙頭蛇紋;除了出現在家屋的樑柱之外,也會出現在雙連杯、杵臼、酒壺、刀鞘等器物上。 排灣族雕刻藝術品

◎排灣族三寶:古陶壺、琉璃珠、青銅刀排灣族的文化傳說中,古陶壺是祖先誕生的來源,具有創生的意義。各式陶壺有不同的名稱與意義,按照紋路分為公壺、母壺或陰陽壺。公壺圖騰以百步蛇紋為多,象徵男性;母壺則多以乳突、鈴鐺裝飾,象徵女性;陰陽壺則同時以上述紋飾代表男女兩性。珍貴罕見的陶壺由貴族、頭目所擁有,並彰顯所有者的社會地位,也是貴族結婚時重要的聘禮。

 

古陶壺(李瑞和提供) 「琉璃珠」傳說是排灣族祖先捕捉蜻蜓後,用蜻蜓美麗的大眼睛所製成,是神送給排灣人的禮物。相傳數千年前,先祖到達臺灣時,就帶著最古老的琉璃珠而來;數百年前,祖先又藉由貿易交換而獲得新的琉璃珠;近年來族人也開始自行製作琉璃珠。琉璃珠因色彩、紋樣與所承載的神話傳說,有一套屬於琉璃珠的文化觀念,每顆重要的珠子都有名字,像是「高貴漂亮之珠」代表最高級貴重的珠子;「雲豹之珠」(現又稱孔雀之珠)與愛情神話傳說有關,也成為頭目貴族聯姻時重要的聘禮;「太陽的眼淚」則是遠古時期太陽離開地面時,所流下的眼淚。

 

這些名稱與故事,都添增了琉璃珠的生命力,讓琉璃珠不但成為貴族們收藏的珍寶,更是傳家與聘禮中的珍貴物品,在排灣文化中地位崇高。 排灣族傳統社會階級中,貴族才能擁有琉璃珠 象徵權威與力量的青銅刀 青銅刀對於排灣族人來說,象徵權威及力量。刀的功能使用分為工作刀與禮刀,禮刀由階級分為平民、勇士與貴族刀三種,三種都有雕刻與裝飾,也是結婚時男方送給女方的重要聘禮。

4. 建築

排灣族家屋以石板為材料,部分地區使用木材、竹與茅草或土坯為建築材料。典型的排灣族家屋,基地為梯型平臺,房屋的地面、屋頂與牆面使用板岩,石板屋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屏東三地門、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等地。一般平民家屋分為家屋內部與前庭兩部分,家屋內部空間為橫向長形,室內靠牆處有臥床,灶設在走進門側牆邊。 排灣族─石板屋 貴族家屋在前庭空間上特別寬敞舒適,也有植栽與座椅方便聚會與乘涼,多半設有高約一公尺半、設有立石柱的神聖平臺;貴族家屋正門前橫楣有雕刻裝飾,屋內的中柱與床柱則有祖先雕像神柱;住屋內前面設有床臺,後方則有專門放置陶罐之處。 泰武頭目家屋的石板立柱 排灣族布曹爾群的祖靈屋也是重要的建築物,是創建部落的頭目家祖先家屋,後來因老舊而成為專門祭祀祖先的場所。祖靈屋內有人像雕刻與百步蛇主柱,其上懸掛著各類獸骨與儀式用具。目前,祖靈屋是族人祭拜祖先、舉行各項儀式的地方。

排灣族祖先

1. 家庭與婚姻

排灣族的布曹爾亞群婚姻制度被稱為長嗣繼承制度,也就是由家中出生序位第一的小孩來繼承家庭,因為不分男女而又稱為雙系制度。當婚姻締結時,非長嗣的一方入住長嗣家庭;若是雙方都不是長嗣,則雙方離開原生家庭建立新家;若是雙方皆為長嗣時,男女雙方都不離開自己的出生家庭,而往來兩家間處理事務,子女則繼承兩個家族財產與事務。排灣族的婚姻關係也是界定社會地位的條件之一,平民若是與貴族或頭目通婚,因為成為貴族近親的關係,自己身分的尊貴性也會提升,同時子女的階級也會因通婚而改變,Ravav 拉瓦爾則為長男繼嗣。

2. 部落與頭目排灣族的頭目,由本家直系長嗣世襲產生。社會地位、財產與被賦予的權利具優越性,擁有部落的土地、河流與獵場。頭目領導部落中的貴族、巫師、士族與庶民家族,照顧部落全體人民;部落人民也將平日工作所得,部分納貢奉獻給頭目。

3. 階級社會排灣族分為頭目、貴族、巫師與祭司、士族、庶民五個階級,每個階級所能享受的權利不同。頭目與貴族社會地位較高,身體不但可刺人頭紋、百步蛇紋路外,也擁有較多土地資源,可向族人徵收土地、山林稅等。頭目與貴族的家屋不但比較寬敞,也可進行雕刻裝飾。士族階級介於貴族與庶民之間,比起平民有部分特殊權利,像是免稅及使用部分人名等。庶民則藉由個人成就表現,獲得頭目與部落青睞。

風俗情懷

排灣族人的宗教信仰,以tsemas 觀念最重要,tsemas 包含各種超自然存在的神與靈,像是自然界的山神、河流神,祖神、祖靈與鬼魂等,並存在於i pidi(神界)、i tjari vavau(上界)、i katsauan(人界)、i tjemakaziang(中界)、i makarizeng(冥界)、i tjarhi teku(下界)等幾個不同領域。

各界的tsemas 也蘊含道德上的善、惡之分,善神(靈)可保護每個人平安,也帶來幸福、財富與好運;惡神(靈)則危害人類,為人帶來災禍與不幸。 tsemas 中與人最為親密的泛稱為vuvu(祖先),祖先是活在死後世界的親人,因此日常生活中聚會喝酒前,族人會以右手食指沾酒彈向家屋內或家屋前的地上,獻給祖先享用。每個傳統家屋內,也都設有獻祭祖先的祭壇。排灣族人為了與tsemas 中的善神(靈)、惡神(靈)以及祖先溝通,生活中有專業的巫師(malata)、祭司(palakalai),來協助舉行各項儀式,或者跟神明與靈魂溝通。

排灣族的傳統宗教信仰與觀念,從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開始遭政府約束與干擾,民國50 年代(1960 年代),基督教、天主教傳入部落,使現在各部落間都能看到西方式的教堂建築,並且與傳統宗教信仰同時並存。近年,排灣部落的教堂中,耶穌聖像、瑪麗亞聖像與十字架上,也能看到排灣風格的雕刻與紋飾,呈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信仰之間的對話。排灣族歲時祭儀中以小米收穫祭最為重要,另外則是布曹爾群每五年為周期舉行一次的盛大祭典。祭儀中有祭司和巫師掌理各項儀式,祭司主持儀式,巫師則能和神靈與祖先直接溝通,是祭典儀式中的核心人物。

1. 小米收穫祭

小米從開墾、播種、除草到收穫每一階段都有祭儀,在農事活動完成時,辦理的祭儀稱為masalut(感恩收穫祭)。masalut 具有跨越、超過、過年的意思,在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部落生活中具有「時間」指標的意義。收穫祭的第一天,將小米收進穀倉,接著進行祈福,並選擇來年播種用的種子。第二天頭目召集巫師、祭司到各家探訪收成並進行祈福,一部分收成會由頭目帶走,在祖靈屋獻給祖靈;另一部分收成則在巫師進行祭祀後,由各家戶將新粟入倉。

2. 五年祭五年祭是排灣族布曹爾群所屬各部落中,祭儀規模最盛大、象徵內涵最豐富的祭典。布曹爾群族人相信在大武山上面的祖靈,每五年會到各部落探訪子孫,所以每五年會舉行一次祭祀儀式。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五年祭因過於盛大而受到政府干涉,一部分部落因而停止舉行。目前舉行五年祭的部落有屏東來義鄉的古樓、文樂、望嘉、南和村的白鷺部落及高見部落,屏東春日鄉力里、七佳、歸崇部落,以及臺東達仁鄉土坂部落。

 

五年祭的儀式過程可分為前祭、正祭與祭後三個階段(以古樓為例):

◎前祭前祭的工作都是在為主祭日當天做準備,包含部落空間的神聖化、清理祖靈之路、搭建刺球架、製作刺球桿、祭儀福球等工作,並且準備祭典期間所需要的酒、年糕等祭品與食物。

◎正祭

● 迎靈娛靈與刺球迎靈祭祀時,由靈媒與祭司帶領呼喊祖靈名號神界名稱,以小米糕、豬肉、豬骨、小米酒等祭拜祖靈,同時用歌舞「娛靈」。接著由祭司主持,舉行正式刺球祭儀。祭司要拋出球之前,會進行簡單的祭祀,賦予每顆球不同的含意,像是豐收、健康、幸福等等意義,是祭典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儀式活動。

● 送惡靈祭典第二天各家屋進行娛靈祭祀,設宴招待親友。午後,由靈媒在祖靈屋舉行送惡靈儀式,各家屋皆備妥祭品給惡靈。儀式完成後,再由祭司引導送惡靈勇士們快步離開部落。

● 歌舞酒宴第三天、第四天為歌舞歡宴,祖靈與親友相聚的日子。

● 最後一球(kadjuq)刺球祭第五天中午在祖靈屋歡送善祖靈,由巫師念咒祭拜善神,族人以祭品和歌舞歡送祖靈,多由男性族人拿著祭品送祖靈至部落象徵靈界之處。送善祖靈完成後,族人回到刺球祭場,舉行神聖的最後一球刺球祭儀。

◎後祭第六、七天以狩獵祭和解除禁忌祭儀兩項習俗辦理完成,五年祭始告終了。次年,再度舉行送祖靈祭,俗稱六年祭。祭祀過程如同正祭,只是不舉行刺球儀式。